我一直在用拼音輸入法輸入繁體,因爲漢語拼音的輸入速度很快,現在注音基本上不用了XD
但是最讓我orz的是各家的簡繁自動轉換功能,其錯誤率已經不能用一般來形容了
所以整理一下列表,希望那些對繁體有興趣的人不要被那些錯誤的轉換誤導了 嗯嗯
本説明僅列常用字的轉換錯誤,如有疏漏請移步我的wiki幫助編輯。
==簡體省略字轉換錯誤==
1.「干」的轉換有三種,正確用法為:干涉、天干、幹部、幹嘛、乾淨、乾濕。詳細用法點擊干、幹、乾。
2.「周」的轉換有兩種,正確用法為:周圍、周邊、週一、週刊、週期。詳細用法見周、週。
3.「里」的轉換有三種:「裏」、「里」和「裡」。「裡」使用的最多,這裡、那裡、裡面;「里」表示丈量單位;「裏」是「裡」的異體字,但較少用。詳細用法見裡、里。
4.「后」的轉換有兩種:「後」和「后」。除了皇后、后冠等表示封建統治者正妻地位者都使用「後」,比如後來、之後、後面。詳細用法見后、後。
5.「困」的轉換有兩種:「困」和「睏」。除了表示想要睡覺時用睏外其他時候用困,如困難、困苦、受困。詳細用法見睏、困。
6.「面」的轉換有兩種:「麵」和「面」。前者表示食物,如麵條、麵粉;後者則有如平面、表面、面容。詳細用法見麵、面。
7.「发」的轉換有兩種:「發」和「髮」。後者表示毛,如頭髮、鬢髮;前者則有發現、發展、發達等。詳細用法見發、髮。
8.「只」的轉換有三種:「只」表示程度,如只有、只是;「扺」為「只」的錯誤轉換,不可代替只;「隻」是量詞,如一隻、隻身。詳細用法見只、扺、隻。
9.「台」的轉換有三種:「台」與「臺」已經通用,臺比較正式,如台灣、平台、台面等。「颱」只表示颱風。詳細用法見台、臺、颱。
10.「斗」的轉換有兩種:「斗」有星斗、及量詞斗;「鬥」表衝突相關,如鬥氣、戰鬥等。詳細用法見斗、鬥。
11.「家」的轉換有兩種:「家」和「傢」。正確用法有家庭、家人、傢伙、傢具。詳細用法見傢、家。
12.「它」可表示不同的非人第三人稱:「它」表示無生命物;「牠」表非人類的動物;「祂」表神。
13.「你」的轉換有兩種:「你」表男性第二人稱、「妳」表女性第二人稱。現在部分通用成「你」,可不嚴格區分。
==轉換常見異體字錯誤==
1.「说」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說」和「説」(兌上面兩撇方向不同)。正確者為「說」。雖然台灣手寫使用「説」但印刷體一律為「說」。「説」則是日文漢字(亦即古代異體字)。
2.「听」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聼」和「聽」(左側不同)。正確者為「聽」。前者為異體字,現已不用。
3.「为」的轉換問題:一般「爲」為印刷體「為」為手寫體,不過已經通用。
4.「着」的轉換問題:「著」為正確寫法。「着」是異體字不使用。
5.「回」的轉換問題:很多輸入法會轉換成「囘」,實為異體字錯誤用法,應使用「回」。
6.「线」的轉換問題:「綫」為異體字錯誤用法,「線」才是正確寫法。
7.「总」的轉換問題:一般有兩個結果,「縂」和「總」。前者為異體字錯誤用法,「總」才正確。
8.「么」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麽」和「麼」(下方為么和ㄠ)。正確用法是「麼」。
9.「儿」的轉換問題:一般會有兩個結果,「児」和「兒」。正確用法是「兒」,前者是日文漢字(異體字)。
原来俺只听说过ta的5种字形……受教了m(_ _)m
重新更新了 剛才有點代碼錯誤-w-b
台湾和香港所使用的繁体字似乎也有不同地说,于是这东西到底要如何制定标准(抹泪…
tw的是正統的用法XD…..(堅持不被拖走
畢竟HK的繁体还是受到很多粤语使用的影响
soga,理解
閩南語相對來說不像粵語那麽廣泛應用?
tw的通用語言不是閩南語(台語)像我本人就連閩南話都不會說
其實閩南話也是部分通用啦 tw還有很多客家人 更不要說我們這種浙江的=。= 聽不懂客家話 只聽得懂部分閩南話的某
tw流通的是民國時期的國語 跟普通話非常類似(雖然現在的小學生學的普遍很爛= =)
差異在於 仍保有繁體、仍保有許多異體字、破音字
破音字我就沒有在這裏列了 反正這是拿來看的….
舉例來説
暴露 暴力 的暴 普通話簡化成都念bao4 其實應該念 暴(pu4)露 暴(bao4)力
暴露 和 露水 都念成lu4 其實應該是 暴露(lou4) 和 露(lu4)水
更加 三更半夜 都簡化成geng1/geng4 其實應該念 更(geng4)加 三更(jing1)半夜
委蛇 和 蛇類 委屈 應該念 委(wei1)蛇(yi2) 和 蛇(she2)類 委(wei3)屈
説服 和 説話 應該念 説(shui4)服 説(shuo1)話
再比如按照漢語的發音原則 許多字在名詞時念 1 2 聲 在做動詞時念4聲
比如 文(wen4)過飾非 好(hao4)整以暇 荷(he4)鋤
這部分有一些被簡化了 有一些繼續使用
還有比如入聲(輕聲)的簡化 很多入聲字都歸類到1聲了
不小心又擧了很多XD
還有部分聲調相關
其實國語比普通話要官話
現在的普通話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
殊不知現在的北京話其實在以前是”城外”話(也就是2環以外 城牆以外的土話 這裡說的土話不是貶意) 也就是我們覺得很有特色的那種卷舌其實都不是當時北京的官話 北京的官話比現在的北京話要柔 但是因爲相聲或其他藝術形式的流傳讓現在人認爲現在的北京話就是本來的北京話
也就是說一個tw非閩南電視台的主播使用的國語 會是非常接近當時北京的官話的
當然我要排除那些嚴重的”tw國語(閩南腔國語)”
soga 自從普通話簡體化以後很多詞的用法都通用了比如你上面擧的“虛與委蛇”之類的,當年我念高三的時候被那堆東西折磨得很慘XD
對了,“處”和“処”這兩個怎么分?“處所”,“処分”這樣?還是通用?
“處”正确 処是简化不完全字(没弄错的话应该是第一次简化的字 也可能是书法演化字 反正是错误的)
突然熱烈討論起來… = =
注音在中文@台灣是很重要的一環…
要學好中文@台灣, 注音要先學好… XDDD
小學時,學習的注音… orz
注音对俺们大陆小孩来说就跟天书一样什么都看不懂= = 完全理解不能= =
ttp://www.tyc.edu.tw/files/west/index.htm
網路上找到的教材, 不知是否有被屏蔽…
http://blog.cyesuta.org/2006/07/post_3.html
我有写过拼音注音转换
不过其实没差 因为我都认为拼音比较好用- –
我前面給的網只是學ㄅㄆㄇ的…
不是學輸入法啦…
如果想學ㄅㄆㄇ的話可以參考看看….
建議用搜狗拼音輸入法,試了上面的錯誤例子,都是正確。可能是因為它的詞庫是根據網上輸入頻率整理出的,而不是簡繁轉換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