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有許多虛妄的浮華 非我所愛 也正是這兩年開始親近不乏古意但可愛得多的奈良之主要原因 這次爹娘來日 讓某重拾對京都的愛
洛中人之所以驕傲 自並非全無所依的
用白飯蓋在豆腐上然後淋上味增再撒上配飯的漬物等 再不能更平凡了吧?
但如果味增是「八百三」的白味增 漬物是「三宝庵」的蕗之薹和白縮緬山椒又如何?這種追求低調中高調的某說是文人的矯情不為過
還算市中心 在姉小路通與烏丸通的路邊上 一家門店外沒有任何廣告剪紙 樸實但爽快的是上面斗大青年時代魯山人的「柚味增」三字 「八百三柚味增」店內就是三種產品 放在架上的眾多大小包裝的柚味增和一籃的赤味增 還有再低調不能放在角落冰箱內的白味增了
柚味增本不多見 在味增田樂和燒烤醬中偶能看到 但都是柚子香非常重而口感非常單一的 他們家的柚味增確有特色 味道非常純粹且清雅 不會過甜 齒頰留香 柚味增不拿來做味增湯 但配飯或法國麵包都很適合
再來就是那低調不行的白味增 則是某的最愛 最好拿高湯沖 但即便是白水 都能發出很漂亮的偏白的奶黃色 口味清甜 用來漬飯或作味增湯單喝都是絕美之品 某說如果離開大阪會想要再訪時一定要吃到的 現在唯一上榜的就屬此八百三的白味增了(咦?不是大阪嗎……)
「三寶庵」則藏在御寺仁和寺旁的小福王子神社的小路內 極度偏僻 是按著麻生圭子書中的推薦來此 縮緬山椒 木之芽縮緬 縮緬昆布 白縮緬山椒 山椒實 山椒花 沙丁魚土佐煮 蕗之薹 蕗時雨煮 小小的店鋪中塞擺設著眾多超級下飯的漬物w
好玩的是 在蕗之薹旁立著一本小書 正是麻生介紹此家店的那本 我們拿著中文版 店內擺著原文版 老闆娘說 該書翻譯的時候 有向她知會過(因涉及店內商品照片授權)沒想到 在京都的雪日 幾乎沒有人上門時 會有因為翻譯書從大阪/台北遠道而來的客人 喜出望外(題外 雖然被錯認非常頻繁 但老闆娘乃這個實在是戳中笑點了吧 肌はいいですね、女の子みたい とか 日本人の嫁はどう?日本の女性はええやん とか某根本無暇自白啊要不然歐巴桑豈不是超尷尬XXXD 雖然某覺得超有趣哈哈哈哈)
ちりめん山椒 ちりめん漢字為縮緬 是一種平織的布料 關西人將與此布紋類似的吻仔魚稱為縮緬(關東則直接稱為イワシ 吻仔魚)山椒 是一種類似花椒同屬不同種的植物 比起花椒味道淡了很多 但香氣依然盛 不會麻 一般用山椒實搭配吻仔魚的為多 用花葉的也有 顏色深的縮緬山椒偏甜 可以直接下飯 白縮緬山椒則以山椒香氣為主 搭配味增或茶漬飯尤好
ふきのとう。蕗之薹(乃說說這名字是不是文人的矯情orz)蕗者,甘草也。薹者,花莖也。有香氣的草的花、莖。フキ中文稱之為蜂斗(念四聲)菜,是一種菊科性涼的藥草,有獨特的味道。這種花的出現正在臨近春天之時,配上蜂斗菜,也有望春之意。
再提一家上週開車繞京都/山城國時在八幡市一個極小路中的「志ばん宗」和菓子鋪。也是低調到不行,但還真門庭若市。主打的產品是類似發糕的一種由白糖、紅糖打的糕點,非常單純,但確實好吃!再加上熱騰騰剛出爐皮還是酥的栗子餅。如果下次還來這個地方,必還再訪之!(這一味是簡約的壽岳章子推薦的 非前面麻生 風格不太一樣w)
說起栗子 從秋天開始 各種栗子產品就紛紛出爐 有趣的是 在島國很受歡迎的炒天津板栗 賣相好 香味重 味甜又好吃 其同屬不同種的日本栗 單吃微甜偏無味 不好剝 易碎成粉 但做成和菓子就不會搶了其他皮、餡的味又有一股淡淡香氣 這些和菓子裡面的栗子 還真得用日本栗種的果實
這三家店 都沒有店員 兩家是母女倆 一家是只有一個歐巴桑 幾代單傳 一輩子謹守著一個「我的味道」在觀光客人來人往的山寨洛陽 正是這幫堅持著京都的驕傲的人們 才有權利驕傲不是嗎
(圖都是廣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