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期記錄

2020年1月1日
琵琶湖 令和第一个元月日出 總感覺今年會是個好年!戰鬥啟動!
(圖)

2020年1月9日
今年的福娘,今年的惠比壽
(圖)

2020年1月10日
阿宅的桌面貳(大阪)終於越來越有阿宅的桌面壹(台北 手邊没清晰照)的感覺啦 欸嘿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7937309967390

2020年1月20日
一種對なにわ的執念。
是說當年車子上牌我也是扒着就要naniwa不放,不只是因為對手是熊谷,就算給我湘南我也不要啊!(得罪人專業戶XD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7968373852390

2020年1月22日
中之島、北浜。
這裡有留學時候中了QueenAn毒的辰野大老的紅磚、白花崗岩帶、銅綠帽子的中央公會堂以及日本銀行大阪支店。
這裡有列柱大阪證券交易所,有羅馬柱中之島圖書館。有整齊肅殺的大阪法院。
中之島是坐落在大阪市區北側的細長沙州,環抱水都氛圍。是大阪市政府和法院所在地,政經中心。也是咖啡館錯落集中之處。
對面高樓林立川隅,這裡明治大正殘風。
(9點前1小時停車費只要100yen嚇死我哈哈哈,通常這一帶天價)
#難波伊呂波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7974065892390

2020年2月6日
富士山百態
(圖)

2020年3月4日
LP幫我捏的哈哈哈哈
這麼瘋狂的畫風能3D已經不是一個6字了得
瓦西子就無理了(
至於什麼遊戲可以捏人 當然是 你懂的

2020年3月8日
我還算是熱愛讀書,和互聯網上散落的片段資訊不同,書是有架構的去貫穿敘述其主題。
但對於執著於紙本書倒是不以為然,電子化的問題在我看來只是容易在閱讀中被打斷打擾,其實是可控的。但其帶來的,可以更快地橫向縱向獲取相關知識的優勢是無可比擬的。
對現在在將古書、硬核教材、買不起的圖冊和藝術類書籍電子化的大廠們,一直抱持高度感激。

2020年3月26日
四獸山 蟲鳴鳥叫
(圖)

2020年3月27日
高橋,一個從硬核劇本轉到媚宅大作,用DLC修正路線現在又想把深藏老甕中的異度世界觀拿出來碾壓的遊戲監督。
被最後的結語戳中了。
對我來說,的確有大眾化就是自我意識的淪喪這樣的執念。所以有形無形中,雖然不承認自己輸出的東西是為了為難讀者,但至少從未站在讀者的角度去理解,單純是自我宣洩的滿足感。
但如果把傳遞觀點和知識建立在這個執念上,最終就只能影響很小的受眾,與花費的精力和為了傳遞這個初衷不符。
今年有個小計劃,正巧需要擺脫這個執念,動搖了多日,這算是最後一擊。去接觸大眾文化,看看自己能有多少改變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b41127e1?fbclid=IwAR1F6Kf8h_mGswdFYBi9_s566QiCh33M6YtAC-i4kfE5l5b48aVQoWLbq6A

2020年4月12日
有病該醫系列(可能醫不好哈哈)
我的台北和大阪裝置連線方式簡直邪道
平時在大阪連台北機子用,宕機的時候請我爹幫我重開一下,時常要被吐槽到底看哪個螢幕按哪台重啟!!!!
沒辦法,畢竟一直都是外設狂,並且妄圖把所有裝置都連起來……
ios13之後支援ps4手柄一直沒去測,最近將iphone/ipad連ps4 remote play 效果不錯延遲少,為了優化一下上傳速度把ps4用lan連,再整理了一下固定IP路由的分配。在地鐵上打NS算什麼,我們在地鐵上打PS4如何(拿出手柄)實測連線速度不錯哈哈哈。
順便,裡面幾個Elgato的裝置真心騷,推薦推薦。
還有一向被LP歧視的鍵鼠手柄XD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8234696232390

2020年4月22日
確認過眼神,是強迫症沒錯了…
想不用任何folder把所有app都顯示在home畫面。
因為launch內建支援的app太少,於是先用捷徑建立開啟app,再在launch中用shortcuts://去執行捷徑。還要抓取各個app的icon。
四五十個搞起來累爆了但是成果滿意哈哈哈。
其實畫面已經調好一個月了,但依然滿意。
===================================
順便帶個之前推薦app的時候沒有覆蓋的領域,訂閱媒體類。【WSJ華爾街日報】就不說了,應該都知道(特色:貴orz),pad上面的特點是比PC上的排版表現更舒服,黑化也是讚。
另外兩個【d magazine】和【readly】雜誌訂閱無限暢讀。前者是日本的,日本現在不少平台在做雜誌暢讀,包含樂天、Amazon等都有。最後在選擇了一輪合作雜誌之後選擇了d magazine,不管是新聞周刊、life style、娛樂、文化、旅行美食等都有覆蓋,國家地理這種通常不加入暢讀的也有,頗具新引力。而且一個月才400多yen也太划算。日本的雜誌排版和資料對比流、偶爾中二都很有個人特色,作為學習日文的材料也是優選。
readly是西方雜誌的,包含20多個國家,可以選擇發行國家、語言、雜誌類型。以量多取勝,訂閱費本身比較貴的雜誌一般沒有。當然我知道Apple News Plus可能更強,但是不在美加啊,為了一個App再去弄美國apple賬號+翻墻也太瘋狂。如果單買的話不管什麼語言,【ZINIO】是不錯的選擇。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8269370197390

2020年4月23日
基本上我不是那麼容易被推坑的孩啊,被吸引的點一向很奇怪,比如看到廢物老傢伙摔相機入的JOJO。
本來是幾乎不接觸三次元的,沒愛。給LP隨便出了題要拍攝手法有特色的電影以及推薦我10部日劇,結果在第一和第二部直接SSSrank本命達成!一整晚都在興奮狂high好有愛好有愛的那種程度……
可惡,這是什麼傳說級的spec!
ref.強迫症患者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 蛇精病真可愛的Spec(被拿筷子翻書萌到)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8272863842390

2020年4月24日
慘不忍睹的照片就當留個記錄吧……畢竟台北家裡沒有腳架,手持15s曝光還是太勉強了。
四獸山螢火蟲。第一次看到活生生的螢火蟲,和想象中綠色的光點飛來飛去還是不同,肉眼所見看起來是微弱的白光,一閃一閃像是聖誕裝飾一樣,有趣。

2020年5月17日
颱風前 太陽雨 犯規的藍天
(圖)

2020年5月17日
這一波過去之後,也再回不去過去的常規。世界的體質趁此變動,不再又熱,又平,又擠。
龍虎鬥,小島義和自以為獲得寵幸,島國對古代衙門仍無非議。然而其實兩者都在衝突線上,在兩陣攻防中,棋子永遠不是得利者。
然而亂世之中充滿機會,有可能成為表世界第一兆萬富翁的阿瑪龍姐夫,也有吾友運動用品月銷售額單月爆炸30倍,被aoe傷害的旅遊業,對比的是我們穩步增量的建築業和園藝等(有錢旅遊 沒錢宅修)。老百姓手中限縮的資產如何分配,並不全是那些資本玩家可以操控的。
當然周邊還是有很多人,不會立即受此影響,但是實業全球佈局分散,非貿易壁壘的升高,成本的羊毛依然會從羊身上割。時間問題而已。
龍與虎自身家底都夠,問題雖不一,自保沒難度。其他地方的,又或是身在龍家心在虎的,站勢力別站太爽,好好提升自己,讓存活機率增加,才是硬道理。

2020年5月24日
我的升級配點一直是單兵屬性點滿,團隊作戰為零。
爹一直說我們有巨大的世代差異,他是習慣所有事情組織好,呈樹狀結構的;而我是把所有東西tag化、分散,有事靠搜尋的。
再加上整理和溝通一直是軟肋,所以手上的工作難以丟出去,累死自己是常態。
雖然公司本身就是三地遠端交流,但趁著最近遠端辦公火起,想找找有沒有適合的工具。
把所有國內外有限免費的項目管理App都試了個遍,最後選擇了Trello(雖然我實際覺得有限免費裡面,Asana的整體功能是更適合的,因為有todo list指派到人,以及自動聚合個人工作和日程。可惜沒有中文版,不是所有員工都能適應),一方面介面易用、結構簡單、語言繁簡日都有、移動App跨平臺方便,一方面,介面美!沒想到最後拍案定錘我靠的是顏值!真香現場哈哈哈!每個看板(項目)都可以選主圖,在看板頁會全屏顯示背景,細節之處,連icon都會隨主圖變化。
重點是!這貨不知道為何瞬間解決了我難以整理將工作丟出的短板,感覺五分之一的工作量都可以完全卸出去了。
雖然以前也試過各種表格和方法,但都沒有成功。這次讓我看到希望的程度,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怎一個爽字了得。
愉!悅!

看到蠻多Notion和Trello對比的,但感覺就算單獨提出項目管理這個部分,這兩個app的核心也不太一樣。
項目管理部分要用Trello還是Notion我的考量會是:
(1) 注重顏值和預設UI易用性(T)還是版面自由度(N)。實際安利其他人包含公司員工的時候,對Trello的接受度都很高,版面很漂亮、UI合理,幾乎0學習成本。Notion比較適合個人化的界面,但是建築個人化界面很多人除了編排版面的技術能力外,還有邏輯上的問題,對數據結構的建構沒有經驗的話,很可能懵逼。懵逼了就去照著別人的教程做,又往往不符合自己需求。
這點在非nerd團隊的應用感覺差異比較明顯。畢竟要做項目追蹤管理,所有人都用得習慣、用得舒服,記錄的門檻就降低,再加上圖片呈現和小貼紙、背景圖在顏值上比較加分,有吸引力。
Notion的版面自由度以及表格/看板/日曆(相比起Trello只有看板和日曆)的呈現方法中,多出來的表格這項在Task的分配追蹤上有優勢,配合(2)。
(2) 項目的連接關係是樹狀(T)的還是網狀(N),以及是否需要分項完成進度比例的追蹤(N)。Trello的項目追蹤完全是樹狀的Kanban>List>Card>Todo(而且Todo的功能不是很全,部分要付費,即便付費也不是很全…,List也只是一個歸類盒,所以基本就是靠Kanban和Card兩層),結構簡單在管理上加強易用性但是無法橫向追蹤已完成和未完成項目。
另外因為Notion的kanban或Task本質是它的微型數據庫的表格資料,所以很容易聚合單一attribute。這點在追蹤完成度、或要對單一attribute分析的時候都很有用。Notion雖然不能做view,但是能對一層連接的表格的指定欄位做勾選/非勾選數量、比例的運算。方便追蹤project完成比例。(要是能多層運算就好了,現在運算的條件也限制比較多)
Trello雖然可以設置自定義卡面,但是只是輔助顯示、記錄用,沒有橫向聚合的功能。
(3) 資料是否要在這個平台長期保存,要(N)/不要(T)。Trello沒有要讓資料長期保存的意思……。Card基本是用完即丟(封存)。Notion的Task詳細頁也就是數據表格的一行,可以保存各種媒介的資料。
(4) 在團隊應用中,是否需要針對單一個人的日曆或明細。Trello雖然有個人看板頁,會將所有自己參與的Card用Kanban的形式列出,但就是個雞肋……,沒有辦法做多看板的工作聚合,也無個人日曆。Notion可用表格或日曆模式sort出單一人員的project和task,團隊每個人都能分成不同的管理頁面,也可自定義自己的管理頁面。
(5) 完整的手動操作(N)還是希望有自動操作輔助完成設定(T)。Notion的表格填寫完全是手動的,可以通過不同表的連結、顯示方法去製作類似表單的界面。Trello的好處是可以自動完成(butler功能),我覺得非常好用,可以設定宏規則比如讓加入某個list的card自動加入哪些成員,自動設定到期日等等。也可以用一些powerup設定讓某些card暫時封存,過多久日時再出現等,自動功能頗豐富。
(6) API對接。Notion是比較新的程序,現在還沒有API開放,目前是說coming soon,付費使用。Trello有非常多默認的app對接,在powerup裡面可選。也提供用戶自己拿api key,比如將資料記錄導到google sheet之類。
我項目管理選擇Trello主要是因為顏值和團隊易用性,加上宏規則增加效率,我覺得我用Notion替代的可能性低。
目前Notion我主要用在倉庫黨的資料列表保存,和少數tracker功能,原本是自己寫的mysql+php,但每次要去自己改table也是有點麻煩,Notion的微型數據庫這點方便。
tracker類的作法Notion在這方便沒有特別突出(畢竟就是簡單的數據庫表格),但這樣應用型式還挺多人在用就是了。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8379354037390

2020年5月27日
莫名可愛哈哈哈哈
陪我娘去醫院,榮總第三門診看了門診後,三診在拍片的人太多,遂跑隔壁中正樓去拍Xray,在通道上,坐著大叔一枚,一副要打此地過,留下買路財的氣勢。
“健保卡/身份證/駕照拿出來,貼上貼紙才能過。”阿犬一個日常不帶錢包的孩,還真是一個都沒有,只有信用卡手機和Pad在身上的我理論一番,硬是被扣了下來。看著爸媽消失在通道的另一頭,思索我到底是來幫忙還是來當障礙物的orz
不,還不能放棄。
硬剛不行就來苦肉計吧。通道上穿梭人來人往,頗悶熱,我一人站在大叔桌旁的窗前,時不時翹首望著通道另一頭。大叔說你也別站著,去旁邊有冷氣的地方等吧,我不!我說要不讓我進去吧,他不!如此反覆。
來回翻找相簿,其實我已找到身份證影本,但太快了感覺不夠慘,於是還悶頭把相簿左劃右劃。等到戲演夠了,趁著通道人空時,把手機畫面上的身份證擺到他面前,“我只有影本,拜託放我進去啦!”
大叔思索兩秒,哼了一聲,把小貼紙貼在我的手機一角,“看在你那麼認真找的份上,下次要帶!“。
苦肉計奏效事小,脫線如我不帶證件事小,你這是什麼傲嬌的反應啊哈哈哈哈哈不行我腦子裡面已經在創人設了。哈哈哈哈哈可愛,這枚貼紙就暫時保留了XXXXD
https://www.facebook.com/cyesuta/posts/10158390369242390

2020年6月6日
後知後覺
誠品關了之後才發現,我們這一带的綜合書店數清零了,竟然一家都沒有麼(
信義敦南這邊還有哪裡可以掃書的地方嗎?
市政府略遠啊QAQ